弃旧从新:补办档案以前档案还有用吗?
档案,是记录个人生命历程的物证。档案不仅仅是过去,更是对未来对自己的负责。尤其对于想要参加国家统一考试、职级晋升、申请奖学金等人员来说,档案尤其重要。但是,当我们发现自己过去档案缺失或者记录不完整的时候,是否补办还有必要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档案对于一个人而言,是一份不可复制的证明材料。即便你曾经就读过某个学校、曾经在某个公司任职,没有档案,对于你未来的工作、学习都会带来实质性困难。因此,就算过去的档案已经缺失或者记录不完整,补办档案依然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档案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同时也是为家人提供依据的。档案记录的是个人生命历程,有关人信息,对于某些特殊家庭来说,如果自己过去关于学业、就业等方面的记录缺失或记录不完整时,也会给家人的某些事务带来实质性困难。同时,有完整的个人档案往往也是申请各类保险、贷款等金融服务的前置条件之一。
最后,补办档案无疑是一次重新征服自己过去的过程,从而有机会审核自己生命历程,重新审视过去,定义未来。
如何去重新建立自己的个人档案?
首先要明确一点,档案的建立不单单针对在读学生,每位公民都应该完成自己的个人档案建设。换句话说,无论你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都需要建立完整的个人档案。那么,具体如何建立自己的个人档案呢?
首先,各位读者可以通过各大国家级权威网站查询自己个人的档案信息是否齐全。如果个人档案有问题,补办的第一步就是联系档案记录单位,如学校、单位、镇街、地方档案馆等。在联系的时候,需要涉及一些个人身份的确证事项,如身份证、户口本等,并且要明确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完善、哪些需要校对修改,以进行后续的申请、存档工作。
其次,对于一些开放性学科、专业,要进行追溯性存档和资料收录工作。比如,教育、医学、文艺等专业是较为重要的开放性学科,能够深入记录个人成长经历的相关信息,因此相关历史资料的归档、整编对于这类别人群来说尤其重要。
总之,个人档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明材料,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既然已经发现自己过去个人档案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迎难而上,重新建设自己的个人档案。只有准确收录和呈现个人真实信息的档案才能够真正为个人未来的生涯创造紧密的依据。为了更好地自证、自律、自强、自愈,请树立档案意识,关注个人档案建设!
